小时候拍照片,很喜欢"V"的手势,傻傻的喊"yeah",或者捣乱给别人做个兔子耳朵。
大学了,不好意思摆"V"的手势了,觉得好傻,却又没什么新想法,局促不安不知道手放哪裡好。
于是,懂了,成长,我们要开始戒掉很多习惯,而用来替代一时还没有找到。
中学下了晚自习,浩浩荡盪一大群同学结伴骑车回家,聊天,飙车,大喊,为了多闹一会,绕点远也甘愿。
大学下了课,回寝室的回寝室,忙工作的去忙工作,陪女友的忙着接女友。
笑着骂他们王八蛋。
于是,懂了,嘲笑这个寂寞,嘲笑那个寂寞,其实现在自己才真正经歷着寂寞。
中学的时候很叛逆,遇到挫折,和父母吵架就想离家出走,闯荡世界。
大学了,遇到委屈,面对不公,就想往家裡跑,躲在妈妈怀裡什么也不说,拍拍我的背就行。
于是,懂得了,羽翼未丰的翅膀惦记着飞,展翅翱翔了却惦记着归。
小时候什么事都喜欢争第一:要第一个会写连笔字,第一个骑自行车上学......
大学后什么事都喜欢往中间跑:不打头阵,不拖后腿,稳稳噹噹就好。
于是,懂了,前面争议大,后面是非多,平衡的地方还是祖宗留下来的中庸。
高中时老师管得严,过新年不许送贺卡,说一是浪费钱,二是把那些送贺卡的心思用在学习上。
然后我们就偷偷摸摸的送:装作不经意的经过,快速把贺卡塞到收信人的桌子裡;或者夹在书里以结束的名义传递。人人都成了地下党。
大学了,经过卖贺卡的摊子,都会停留好一会,看了又看然后走开,不是老师不让寄,而是不知道给谁寄。
于是,懂了,有些东西终于名正言顺的时候,反而失去了意义。